手机版
您的当前位置: 香蕉文库网 > 优秀作文 > 议论文 > 数学小论文五年级6篇

数学小论文五年级6篇

时间:2018-08-15 来源:议论文 点击:

【www.xjwk.net--议论文】

数学小论文五年级篇一:五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 组合图形的面积


五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 组合图形的面积

今天,我和妈妈在做数学题。妈妈问我:“阳阳,你会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?”我自以为是地说:“当然会了,这么简单!”妈妈拿出8个完全相同小正方体,摆成一个正方形,问我:“总面积怎么算?”我用直尺量了量,一个正方形的一条边大约是3厘米,我说出算式:“一条边3厘米,那么一个正方形的一个面就是3×3=9(平方厘米),一个正方形有6个面,就是9×6=54(平方厘米),8个就是54×8=432(平方厘米)。”妈妈好像很沮丧,说:“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!既然是组合图形,有些面肯定会重合了!”我恍然大悟:“对哦。”我又重算了一下:重合了1、2、3、4、5……24个面,24×9=216(平方厘米),432-216=216(平方米)。现在对了吧?

过了一会,妈妈又摆出了另一种组合图形,这个图形上下8个,左右都是2个,前后都是4个,问我:“面积怎么算?”我说:“用

12×6=72(平方厘米)就是上面的面积,再用6×3=18(平方厘米)就是左边的面积,再用12×3=36(平方厘米)就是前面的面积,最后用(72+18+36)×2=252(平方厘米)。”妈妈说:“没有发现一些规律吗?”我看了看,真有嘞!“每个正方体它的上面是什么下面就是什么,左边是什么右边就是什么,前后也一样。”我有些感触。妈妈欣慰地笑了,说“我的女儿真聪明!”

哦,原来如此,组合图形的面积算好前面后面就不要算了,算好上面下面就不要算了,算好左边右边就不要算了。太好了,以后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就很方便了,你们学会了吗?

数学小论文五年级篇二:数学小文章400字 圆柱的体积问题


数学小文章400字 圆柱的体积问题

这段时间,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、体积等,除了简单的应用,我们还遇到了“拦路虎”。究竟是什么呢?

今天的数学考试了,试卷有点难,尤其是一道填空题。题目告诉我们: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00平方厘米,底面半径是3厘米,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。拿到题目先分析,即使不会做,也可以知道直径是6厘米。题目分析好了,表面积都回求,用公式就能求了,但是体积怎么求呢?

用3。14×3×3×200÷3。14×6,就表示圆柱的体积,200÷3。14×6这部分用分数表示,分子分母就可以抵消,最后就等于300立方厘米,许多同学都恍然大悟。

可是,蒋钰焘还有更简单的方法,他说,只要用200÷2×3就可以了,因为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分成若干份,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,现在200÷2就相当于长方体的前面,由长方体的体积是用底面积乘高,可以想到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正面面积乘高。老师听了,夸他空间想象能力强,我经过他的讲解,也更明白了。回想学圆柱体积的那一节课,老师拿了一个圆柱体的模型,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,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。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相当于圆柱的侧面积,所以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正面面积乘高。

他这么一讲,老师又拿了一个长方体演示,我们都弄懂了。

数学小论文五年级篇三:小学生数学论文600字 手指尖上的数学


小学生数学论文600字 手指尖上的数学

我的老爸,有点胖、戴副眼镜。颇像一名学者。最头疼的是,他老爱“折磨”我。不信,你瞧:

一个星期天的早晨,我掀开温暖的被窝,心想。对了!功课已经完成,今天好好出去玩完了!

来到客厅,我高兴地跑到爸爸面前。爸爸也似乎读懂了我的心,笑着对我说:“这样吧,如果你能答对我出的问题,就出去游玩,否则……”“快点出题吧,我都快等不及了!”我迫不及待的回答道。“OK,请听题:这个鸡蛋的体积是多少?”什么?问题很简洁,就一句话。可是,我的老爸诶!我还没学过体积呢,怎么办?我眼珠一转,无意间看到了一本书——《科学家的故事》,我立刻在书目中间扫描,我隐约觉得对其中一个“阿基米德定律”有些印象。对了!的确可以用‘阿基米德’定律啊!于是,我就忙开了。拿来一大一小两只盆子。一切准备就绪,实验开始了。

我首先在小鹏里装买水,随后把小鹏放入大盆内,当然,这个步骤必须很小心,不可以让水流出来。好在有爸爸的帮助,我才得以如愿以偿。最关键的一一步来了。我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放入小鹏中,水立刻流到了大盆内,这正是我所希望的。等水流停止外溢了之后,我连忙请爸爸把鸡蛋连小鹏统统拿走(不能让水流入大盆内)。再把流出的水倒入有容量刻度的密封杯内(相当于烧杯)。哈哈,正好250毫升!我兴奋极了大声说了出来。‘答得好’,爸爸抚摸着我赞叹道。爸爸还就机告诉我,毫升其实和立方厘米大小一致。准确的说,这个鸡蛋的体积是250立方厘米。

我还对爸爸提出:利用这个原理,如果有足够大的量器,要想知道我自身的体积也是可以做到的呀!

从这个小事例中,我还想到。其实,很多数学中的问题,都可以通过动手尝试的办法进行思考、解决。而在平常的一举一动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加以关注、对比有时能从中明白不少道理呢?有这样一个爱“折磨”我的老爸,真好!

数学小论文五年级篇四:六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 “负数”的作用


六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 “负数”的作用

这天,我正忙着写数学家作,忽然看到一行字: “负数”的作用。 “负数” 到底有哪些作用呢?我飞快地做完了作业,饶有兴致地思索起了刚才的问题,可我实在想不起来,只好去请教老爸。老爸只告诉我家里有,具体地点在卧室。我连忙问:“在哪儿?是谁的卧室?是你们的卧室我的或者是爷爷奶奶的?”老爸立即进入“装睡模式”,一副无可奉告的样子。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己去寻找。

我觉得自己的房间不太可能,毕竟我天天都睡在这里,总不会连这点东西都看不见吧?我的两只眼睛视力可都是1。5的。爷爷奶奶的房间也不太可能,我决定把目标定在老爸老妈的房间里。我东翻翻西找找,愣是没找到“负数”,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在那里。突然,我眼前一亮,啊,那不正是我“日思夜想”的负数吗!我找到它了!我终于找到它了!它竟然“躲”在了爸爸的工资卡上。爸爸告诉我:这里的负数指的是支出情况。负数还可以用在温度方面,比如:零下一度可以写成-1℃;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-183℃……还可以用在测量大地的高度。诸如:珠穆朗玛峰是海拔8844米;吐鲁番盆地是海拔-155米……

数学世界真是奥妙无穷啊!我一定要好好读书,长大以后当一名数学家。

数学小论文五年级篇五:六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 巧解难题


六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 巧解难题

数学是一门无比奇妙的学科,它虽然复杂繁琐,但却把图形和数字完美地结合,让人陶醉其中。而其中的难题便是我们思维的体操,是让我们到达成功彼岸的小舟。

今天的数学课上,老师为我们讲解数学书第28页上的思考题。这道题粗略一看是让人有点丈二的和尚——摸不着头脑,但深入想一想,抓住细节找到突破点,解题的思路就会呈现出来了。我们知道了圆钢的底面半径,后面又写了圆钢拉出水面8cm,水面就下降了4cm,那么我们马上就能想到拉出的体积就等于水面下降的体积,那么就可以求出水面下降的体积再除以高4cm,就可以求出水池的底面积。前面说放入圆钢后水面上升了9cm,那么上升的体积就是圆钢的体积,用底面积乘9就能解答了。同学们都能这样解答,老师也很高兴。但也有同学有其他的办法。有位同学想在这道题里圆钢每拉出2cm,水面便下降1cm,我把他的话用数学的表达方式概括就是圆钢移动距离:水面移动距离=2:1。那么水面上升9cm,就代表了这跟圆柱下降了18cm,高也就是18cm,那么就用底面积乘高就可以直接算出圆钢的体积了。老师听了我们的回答之后,都说我们太了不起了。

数学中的难题虽然很难,但只要我们能联系起学过的知识解答他们,就会发现数学的其乐无穷。

数学小论文五年级篇六:六年级数学小论文800字 鸡蛋饼的“复制”


六年级数学小论文800字 鸡蛋饼的“复制”

婆婆经常给我做鸡蛋饼,可好吃了。上个星期天,我想学做鸡蛋饼,于是就让婆婆教我。

婆婆拿碗去舀面粉,我突然想起来,我应该把婆婆做鸡蛋饼所用的各种原料用量记下来,这样我做的时候才会有依据。于是我拦住婆婆,让她先把手里的空碗用家里的小电子秤称一称有多重,一称是212克。称完后婆婆按平时的习惯舀了一碗面粉,我一称,连碗带面粉是354克,那么面粉就是354-212=142克了。我又把家里的量杯拿出来,在量杯里放了400毫升的水。婆婆打了2个鸡蛋在面粉里,然后慢慢向面粉里倒水,一边倒一边搅拌,一直到把面粉调成糊状为止。我看了看量杯,还有111毫升的水,那么婆婆就是用了400-111=289毫升的水了。婆婆拿了一个平底锅,放了一点油,把调好的面糊慢慢倒下去,左右摇晃锅子,以便让面糊摊得更均匀一些,等面饼两面呈金黄色时就好了。

现在轮到我来学着做了。我分析了一下,2个鸡蛋是必须的,面粉是142克,水是189毫升,油是适量地放一点,这里面关键的是面粉和水,它们的配比不准确的话面糊就调不好。142:289≈1:2,对!就是这个比例。我用小勺子舀面粉,仔细地添加到150克,然后用量杯量了300毫升水,学着婆婆的样子调面糊,调出来的粘稠度和婆婆调的差不多。后面的就简单了,按照婆婆的样子如法炮制,一张鸡蛋饼就做好了。原来只要牢牢记住鸡蛋饼里的面粉和水的比例,就可以“复制”出一张张相同的鸡蛋饼了。

在生活中,有许多固定的比例,如果你不按这些比例去做,就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,比如:建筑工人搅拌混凝土时沙石、水泥、水的比是2:1:1,如果不按规定比例搅拌,造出的大楼就不牢;中国的国旗的长宽是3:2,我们在制作国旗时一定要按比例制作,不然就不好看了;最重要的一个比例是黄金分割律,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,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,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,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,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,其数值比为1。618 : 1或1 : 0。618,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,按照黄金分割做出来的物体看上去特别协调好看,许多行业的设计师在设计时都有意识地运用黄金分割。原来生活中处处都会运用到数学呢!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xjwk.net/zuowen/78451.html

上一篇:向上级反映情况范文3篇
下一篇:孔孟之道5篇

扩展阅读文章

香蕉文库网 http://www.xjwk.net

Copyright © 2002-2018 .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

Top